在教育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政策的指引下,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微光知行”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7月,跨越3000公里,从黑龙江省奔赴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东关乡将军山小学,开展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践团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将铁人精神与AI数字技术相结合,打造红色推普“金课”,实现南北红色文化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实践团行前深入调研大庆红色资源,走访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等地,系统收集整理红色影像与文献资料;抵达贵州后,又实地学习将军山红军战斗遗址的革命历史,聆听红军纪律严明、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通过南北红色精神的互鉴与融合,团队有效提升了红色文化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了推普课程的思想性和实效性。



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和AI数字技术,团队打造了集“听故事、学说话、传精神”为一体的红色推普数字“金课”。课程以动画微课、互动问答、发音矫正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铁人精神、红军传统与普通话教学有机融合,极大激发了乡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团队还开发了“云课堂”小程序,将全部课程资源线上化、平台化,实现教育资源的可持续使用,真正做到了“人走课留”,为当地推广普通话和红色文化教育奠定了数字化基础。


在将军山小学,团队组织开展了“红色寻宝”“红色关键词接力赛”“词语接龙”等一系列融合普通话训练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小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深化对红色精神的理解。活动结束时,孩子们纷纷写下“铁人小宣言”,表达以铁人为榜样、努力学习、振兴家乡的决心。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跨越山海的文化教育传播,更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大庆师范学院学子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共青团组织引领下青年志愿者服务国家战略的积极作为。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普通话普及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也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青春活力。(来源:文学院 撰稿:王航 审核:燕明辉 编辑:姜丰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