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数学科学学院“籽籽相拥,数爱同行”实践团赴肇源县超等乡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社会实践

发布日期:2025-07-10浏览次数:
分享到:

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7月初,我校数学科学学院“籽籽相拥,数爱同行”民族团结实践团赴肇源县超等乡,开展了主题为“数绘同心石榴籽,肇亮乡村志愿行”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聚焦教育帮扶与民情考察,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教育帮扶:播撒知识与希望的种子

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我校学子将数学知识与民族特色相融合,以蒙古族传统建筑“蒙古包”为例讲解数学知识,并开展数学文化趣味活动,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团队还进行了红色精神主题宣讲,阐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涵,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同时,精心组织的体育锻炼活动和“π送快乐”趣味打卡活动,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实践团向当地学校捐赠了《铁人精神》读本、课外图书及数学教具,并与校方座谈,就乡村数学教学现状与提升策略进行了深入交流。

民情考察:行走乡间,感知振兴脉搏

实践团深入感知乡村发展脉搏。我校学子走进“红石榴”民族文化博物馆,沉浸式体验蒙古族风情与当地文化底蕴,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真谛。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水师营子遗址和蒙古大营等景点,实地调研当地农业经济、特色产业发展现状。通过访谈乡政府领导、文旅负责人及村民,广泛收集关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的意见建议。基于扎实调研,实践团撰写了详实报告,为深挖特色旅游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等积极建言献策。

深化合作:支持共建,共绘未来蓝图

为建立长效机制,我校数学科学学院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超等乡相关党支部达成共建意向。未来,学校将持续组织师生力量,定期开展教育帮扶,为乡村学子提供学业支持,并利用新媒体等渠道助力宣传推广当地特色文旅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本次社会实践,我校学子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服务社会的青春担当,将数学智慧与趣味带入乡村,以红色精神筑牢思想根基,在深入基层中理解国情乡情,为促进民族团结、服务乡村振兴贡献了坚实的青春力量。“籽籽相拥”情意浓,“数爱同行”路更宽,学校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助力超等乡谱写振兴新篇章。(来源:数学科学学院 撰稿:张鹭 于海洋 审核:高扬 编辑:姜丰翼)

上一条:我校健身瑜伽队在全国公开赛多个项目中获奖

下一条:晨曦映语 志愿暖行|外国语学院组织开展“支教护童梦 关爱筑晴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