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2012届化工专业纪德彬
发布日期:2023-05-09

纪德彬,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男,汉族,中共党员,黑龙江佳木斯人,1990年3月出生,2012年毕业于大庆师范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现工作于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化学会、美国电化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熔盐电化学、乏燃料后处理、低浓度铀的富集与分离纯化等基础研究工作。获得中国稀土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目前发表SCI检索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Electrochimica Acta、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RSC Advances、Applied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200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庆师范学院,专业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大学四年期间,纪德彬学习努力、刻苦,连续四年获得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作为大庆师范学院首届“十百千——百名优秀学业学生团队”成员,斩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三次,荣获大庆师范学院优秀毕业生、黑龙江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与此同时,纪德彬积极参与学校及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获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一等奖、演讲比赛三等奖。

2012年9月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并于2013年9月获得硕博连读资格,进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指导教师为熔盐电化学领域知名专家张密林教授、颜永得教授。研究生期间,他不忘初心,努力探索,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使得自己的科研水平不断提升。镁基、铝基合金广泛的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汽车领域和电子行业等。但是,硬度低、弹性模量低等缺点限制了镁基、铝基合金的进一步应用。因此,针对合金硬度低、弹性模量低等缺点,在张教授和颜教授的指导下,成功的采用熔盐电解法在合金内部直接生长出稀土金属间化合物晶须。晶须是完美晶体,无缺陷,具有很高的力学性能,利用晶须与合金界面结合力大,相容性良好的特性来增强合金以大幅度提高其性能。

在乏燃料干法后处理方面:核电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共同组成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持续推动核能发展,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助力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核能发展面临着核扩散、核废料处理等问题,其核心矛盾是核废料处理,重中之重是乏燃料后处理。乏燃料后处理是核燃料循环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既能保证铀资源的高效利用,又可减少处置的核废料。在乏燃料中,镧系元素占很大比例,这些元素有较大中子吸收截面,进而可阻止锕系元素俘获中子,因此镧系元素的分离与提纯在乏燃料后处理中十分重要。基于高温熔盐为电解质、电化学为技术背景的高温冶金干法后处理流程采用单一金属作为阴极进行镧系元素的分离提取,合金化速率慢、分离效率低。提出以液态Mg-Zn为阴极,不仅加快了合金化速率;同时,利用Mg活性高、Zn熔点低的双重优势,使镧系元素的分离效率进一步提高,为乏燃料干法后处理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阴极候选材料。

低浓度铀的富集与分离纯化方面:核能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含铀废水污染和铀资源短缺等问题。吸附法,具有快速、简单、效率高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和海水提铀。以熔盐电解法制备的碳纳米管(CNT)为基底材料,首先采用富含胺基和亚胺基的聚乙烯亚胺(PEI)修饰得到CNT-PEI,然后在CNT-PEI上锚定层间阴离子为NO- 3的Ni-Al/LDH,成功制备出了吸附量高的新的铀吸附剂CNT-P/LDH。通过TG分析得知,由于大量的N元素的引进,使得CNT-PEI相较于CNT-COOH上锚定了更多Ni-Al/LDH。通过铀吸附实验,CNT-P/LDH对铀的吸附量高出CNT-PEI和CNT/LDH近一倍,最大吸附量可达646.6 mg/g。由于PEI无论在任何pH值下都不会与碱、碱土金属进行螯合,非常适合用于海水中的吸附。因此将CNT-P/LDH在不同盐度的模拟海水环境中进行铀吸附实验,在盐度为3.5%时(海洋平均盐浓度),仍然有着超过95%的铀去除率。

寄语:插柳之恩,终身难忘。愿母校桃李满天下、越来越好!

代表性论文:

1.De-BinJi*, Yao Liu, Hong-Yu Ma, Zi-Heng Bai, Zhi-Qiang Qiao, Yong-De Yan, Hongjun Wu,Studyonuraniumadsorptionpropertyofcarbonnanotubespreparedbymoltensaltelectrolysis.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2022, 10: 11990.IF=9.224,中科院一区,JCR一区.

2.De-BinJi*, Pu Wang, De-Qiang Ji, Mi-Lin Zhang, Hong-Jun Wu,Liquid Al assisted electrochemical extraction of lanthanum by formation of Al11La3in chloride melts.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2020, 542: 152477.IF=3.555,中科院二区,JCR一区,一区.

3.YangZhao,De-BinJi*,PuWang,Yong-DeYan,YunXue,MoltensaltsynthesisofMn2O3nanoparticleasabatterytypepositiveelectrodematerialforhybridcapacitorinKNO3-NaNO2-NaNO3melts.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 2018, 349: 613.IF=16.744,中科院一区,JCR一区.

上一条:2010届化学本联专业赵鑫
下一条:2004届综合理科专业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