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庆师范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的一名教师靳忠欣,在学院主要承担无机化学实验课教学工作,我2013年加入大庆师范学院,已经入职12年,自入职开始,我就连续兼任学生班主任、关爱寝室老师及学业导师。我始终坚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准则,致力于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坚实引路人,经过耐心、用心地指导,学生们在成长路上收获的每一份进步都成了我育人路上的温暖回响。
无机化学实验是大一新生入学后的第一门实验课,主要学习实验室安全准则、无机化合物制备方法、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常见仪器使用方法,我告诉学生对待化学实验不是简单的“照方抓药”,而是在指尖上培养对科学的敬畏、对细节的苛求,希望学生不仅“学会”,更“爱学”,主动去追问“为什么”,去发现化学世界的深邃与美好。这份好奇心和扎实的基本功,是他们未来发展的坚实起点。
2019级蔡亚新等三位同学大二加入课题组,在2021年东北赛区全国创新实验大赛上,凭借《多钼磷氧酸盐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荣获三等奖。赛后他们感慨,日常积累的知识终于派上用场,这份荣誉也为学弟学妹树立了榜样。
2020级吕成栋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带领团队完成国家级大创项目,获黑龙江省“知识产权杯”高校发明创新竞赛二等奖,实现学院在此赛事上的突破。他不仅提升了实验与团队协作能力,本科论文获评优秀,毕业后也成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
科研精神在课题组代代相传。
2021级蔡欣萍带领团队完成省级大创项目,发表论文1篇,并获“挑战杯”黑龙江省赛铜奖,最终考取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受其激励,2022级林峰、胡楷佳大一就投身科研,常在实验室奋战至深夜。二人不仅完成省级大创项目、发表SCI论文,还在“挑战杯”黑龙江省赛分别获一、二等奖,如今正全力备战考研……我始终相信,育人的温度藏在点滴陪伴里。办公室的午后、实验室的间隙、寝室的拜访,甚至微信QQ的对话框,都是我与学生交流的课堂。
每年的大四毕业生分享会,不仅是经验的传递,更像是一场跨越年级的成长对话,让学弟学妹从学哥学姐的故事里,找到前行的方向。近三年,我陪伴16位毕业生奔赴不同的人生赛道:他们常感慨:“站上讲台的那一刻,总会想起您倾听时专注的眼神。现在我们学着您的样子,把学生的困惑当作头等大事。当看到孩子们眼里闪烁的求知光芒,终于懂得‘教育是温暖的接力’这句话的分量。”
十二载育人路,我以课堂为基、科研为翼、陪伴为桥,在化学教育沃土中播撒匠心。将“因材施导”贯穿育人全过程,助力学生在各自行业实现自身价值!
编辑:张薇
一审:李科含
二审:李铮
三审:陶冶